华体会官方有信誉08|华体会官方有信誉08

编辑

今天是 English 日本語 한국어 无障碍 OA系统 网站导航 首 页 医院概况 医院简介 历史沿革 领导团队 历任负责人 院史展馆 职能部门 医院简介 历史沿革 第一时期(1897~1914)德国统治… 第二时期(1915~1925)日本侵占… 第三时期(1925.7~1945.8)抗日… 第四时期(1945.8~1948.9)解放… 第五时期(1948.9~2004.5)解放… 第六时期(2004.5~至今)医院集… 院史回顾 历任负责人 解放前医院的历任院长 解放后医院历任院长 解放后医院历任党组织负责人 院史展馆 领导团队 组织结构 医院集团 历史沿革 1897年 1915年 1925年 1945年 1948年 1953年 1959年 1967年 1982年 1984年 2007年 2019年 职能部门 吴向东 新闻中心 医院动态 科室快讯 通知公告 医院公告 招标公告 人员招聘 图片新闻 媒体聚焦 精彩视频 省医院报 通知公告 医院公告 招标公告 人员招聘 学术公益 医院动态 图片新闻 第二十届职工运动会精彩瞬间 2022年新职工入职培训开班仪式 “医”心向党 踔厉奋进 庆祝第五…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病… 山东省立医院低血磷性佝偻病病MD… 山东省医学会罕见疾病防治中心揭… 银装素裹迎初雪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庆…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组… 我院院史馆被遴选命名为“山东省… 我院离退休老干部演绎的《盛世鸿…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儿… 国家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副主任… 医院举行“学党史 办实事”百场… 医院第五届职工代表大会第四次会… 省医之秋 学校(院)纪委书记刘太来一行来… 2020年山东大学秋季专硕返院 樊… 弘扬抗疫精神 护佑人民健康 山东…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圆… 抗疫英雄,回家了! 山东省立医院第三十五个教师节庆… 塞舌尔共和国卫生部长访问山东省… 山东省立医院第二届“中国医师节… 山东省立医院“不忘初心、牢记使… 山东省立医院学科建设委员会会议 山东省立医院“不忘初心、牢记使… 全国三甲医院党务干部培训班学员… 第二届山东省卫生健康系统驻济单… 山东省立医院庆祝建党九十八周年… 山东省立医院“不忘初心、牢记使… 欢迎韩国驻青岛总领事馆安广洙领… 全国政协副主席何维一行来院考察… 山东省立医院宣传通讯员培训会召… 中国共产党山东省立医院第八次代… 2019年度“最美省医”摄影作品展 我院第十九届职工运动会暨山东省… 王荣带队参加山东省卫生应急队伍… “追溯历史描绘未来”摄影大赛作… 检查组在关节外科检查住培资料 省立糖尿病活动 交警夫妻捐肝 5.12护士节 媒体聚焦 精彩视频 科室快讯 【媒体报道·齐鲁壹点】山东第一医… 就医指南 预约挂号 患者服务 门诊患者须知 住院患者须知 医保患者须知 医学诊断、死亡医学证明服务指南 病历复印、查阅服务指南 《出生医学证明》办理流程 门诊便民措施 病案邮寄服务 医院位置 健康体检 技术引领 健康体检 专家介绍 技术引领 百年省医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成… 健康科普 科普知识 科普视频 科普知识 新型冠状病毒科普知识 爱护眼睛健康,共筑光明未来 科室导航 名科名医 特色诊疗 多学科会诊 专病门诊 中美专家国际会诊 多学科会诊 文化理念 校(院)文化 医院文化 形象理念 医患论语 医院院徽 医院院训 医院人文 职工园地 女工活动 职工风采 职工活动 院务公开 医院概况 信息公开 基础信息 资质标识 诊疗服务 行风与投诉 科普健康 院务公开 招标公告 招聘通知 患者服务 信息公开 基础信息 资质标识 诊疗服务 行风与投诉 科普健康 院务公开 招标公告 招聘通知 义诊活动 功能区域 进修申请 结果查询 病案复印 图书馆 远程医疗 文件下载 人员招聘(隐藏) 医护进修 文件下载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理念 >>医院文化 >>医院人文 >> 正文 文化理念 校(院)文化 医院文化 形象理念 医患论语 医院院徽 医院院训 医院人文 职工园地 女工活动 职工风采 职工活动 医院人文 人文观察 奥斯勒:高扬人文精神的“现代临床医学之父” 发布时间:2019-11-28 浏览次数: 字号:+-14 北京大学医学部 高迪思 甄橙  编者:2019年是加拿大著名医学家、教育家威廉·奥斯勒(William Osler,1849-1919)诞辰170周年和逝世100周年,许多国际重要的医学期刊都发表了纪念文章。威廉·奥斯勒被称为“现代临床医学之父”,他开创了病床边教学的观念,建立了实习学生制度,让学生以主动的方式亲身参与到临床医疗及教学活动中。威廉·奥斯勒认为医生不仅应掌握专业的知识,还应具备一定的人文素养,他本人也把这种对人类的热爱与关怀融入了自己的行医与教学生涯中。2019年8月17日,中国医师协会在北京成立了奥斯勒研究会,旨在研究学习奥斯勒医学思想,弘扬医学人文精神。  1849年,威廉·奥斯勒出生于加拿大安大略省,1867年进入多伦多三一学院,主修神学,后改攻医学。1868-1869年进入多伦大学医学院,1870年转入麦吉尔大学医学院,并于1872年毕业。之后两年,他游学欧洲,赴伦敦、柏林、维也纳进修临床医学,1874年返回加拿大。  1874-1879年,威廉·奥斯勒留校任教,开创了病床边(Bedside)教学观念。1879~1884年,威廉·奥斯勒来到蒙特利尔总医院从事医学教育工作,冬季学期教授生理学与病理学,夏季学期教授临床医学。1884年,威廉·奥斯勒前往美国,任教于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美国第一所医学院),由于当时的北美医学生只接受过课堂学习,没有任何实际的临床经验,威廉·奥斯勒认识到这种教学方式的缺陷,开始大力推广病床边教学。  1889年,他离开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前往新成立的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担任该学院的第一任内科主任,并掌管教学。在此,他引进德国组织完善的住院医师制度,并结合英国良好的实习学生制度(Clerkship),将其发展成美国最崭新的医学教育体系。短短数年中,将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发展成为享誉世界的医学中心。1905年,威廉·奥斯勒于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发表退休演讲,结束了在美国长达21年的生活。1919年12月29日,威廉·奥斯勒去世,享年70岁。  威廉·奥斯勒一生都是一流的临床医师、医学教育家,他发表的医学文章多达1158篇,文学性文章182篇。他所著的医学教科书《医学原则与实物》(The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of Medicine,1892),奠定了英语世界医学教科书的标准,并且翻译成多个版本,遍布世界各地。此外,威廉·奥斯勒还多次发表演讲,分享他对医学的思考和对生命的敬畏,其醇厚的人文素养,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医学人。  威廉·奥斯勒提倡“病床边教学”和“实习学生制度”,他认为教学应该完全以病人为中心。“由病人开始,自病人引申,于病人完成”。他认为临床教育的真谛,是“学习临床医学,如果没有书本做导读来学习病人的临床症状,就好像没有航海图来导引海上的航行。但是,如果没有从病人身上观察来学习医学,而只读书本,就好像学习航海,却从来没有出海航行过。”  他曾举过一个生动的实例。一个饱读诗书的医师,在面对一桩紧急的流产事故时手足无措,究其原因,并非是他掌握的知识不够娴熟,而是缺少足够的实战经验,“如果他从未经过产房,从未受过接生的训练,从未有机会享受过每个医科学生应有的权利,在那个紧要关头,他就很有可能使一个或两个生命变成无知的祭品,而那种无知却不是他的错”。  威廉·奥斯勒将约翰·霍普金斯医院的临床体系与学院的实习教学结合起来,要求医学生在学习的第3年就要进入病房进行“病床边”的训练,他要求医学生要学会记录病史、查体和实验室检测,所有的医师先经过7~8年的全职住院医师轮转培训,在轮转培训的时间里,住院医师要全天住在医院之中,事无巨细、全方位地监护病人。唯有经历这样的磨炼,才能成为对得起病人的合格医生。  威廉·奥斯勒深信,医学院的学生不仅要掌握生物、物理、化学的基本知识,还应受到人文教育的熏陶,每一位导师的言传身教都将会为他们的学生点亮一盏灯。所以,他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也勉励他们兼顾教育的两个层面:一是医学技术的研究,另一个就是内在的修养,让自己成为一个实实在在的好人。  威廉·奥斯勒认为,医生有三大敌人:傲慢、冷漠和贪婪。医疗是一个人与人之间的互动过程,病人向医生寻求帮助,医生也从病人身上获取经验,二者本应互相关怀,“行医是一种艺术而非交易,是一种使命而非交易。在这个使命当中,用心要如同用脑”。威廉·奥斯勒认为医学的奇妙与特别都是可以从病人身上发现的,因此,“要从日常病房工作中接触的平凡人身上,感受他们的爱和喜悦,他们的忧伤与悲痛。”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急速发展,人们对物质的追求不断提高,绩效与利润仿佛成为终极目标。在这样的变化中,人与人之间的情感逐渐淡化,医疗服务面临市场化经营的冲击,失去了人性的温度,忽略了人性的关怀,背离了“以病人为中心”的医疗照顾。  医患关系的矛盾,100年来都或多或少存在,前辈的经验值得学习和借鉴。威廉·奥斯勒为医学工作者布置了人生的3门功课,其中第一条就是“碰到无足轻重的冒犯时,当学会沉默以对,养无言之品,消有形之怒,埋首工作,心地自宽”。面对任何危机,心灵的“宁静”是一个医师最重要的素养,有了这样的素养,面对病人瞬息万变的病情,才能够专注于医学考量;在病人无理取闹之时,才能心平气和地去包容处在病痛中的人。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医疗技术日趋智能,尽管医疗的发展让医师们能够使用比威廉·奥斯勒有效千百倍的药物,能够在更大程度上减除病人的病痛,能够为病人提供更多的治疗与照顾,然而,病人对医师的信任与尊敬反而变少了,其中的原因值得深思。  医学人文是医学科学发展的航标,这也是威廉·奥斯勒极力主张的人文修养。“在一根树枝生出的两串果实,就如医学的人道与科学,必须互相补足,才不至于严重地受到伤害”。所以,在传道授业解惑之时,应考虑到医学知识的有限,需以人文修养辅助。“人文修养有如酵母之于发面,可以催化医疗的关怀、同情心与同理心”。  如今100年过去,威廉·奥斯勒以悲悯的胸怀,睿智的思想,激励着后辈。唯有精神上的追求和教育上的改革,才能真正地促进医疗行业守住医学初心,开创医学未来。  威廉·奥斯勒语录  ▲在医学与医疗上,所有的东西今天几乎都已经改头换面,但多少个世纪以来,我们所思考、关心的生命本质却一点都没有改变。  ▲所谓淡定,就是在任何情况下都保持冷静与专心,是暴风雨中的平静,是在重大的危急时刻保持清明的判断,是不动如山、心如止水。有了这样的素质,面临病人病情的瞬息万变时,才能不受影响专注于专业上的考量;在病人无理取闹时,才能平心静气地去包容处在病痛中的人。  ▲你们即将要面对的,是一个生活在沮丧之中的人,你们活得比他快乐的多,碰到你们,他少不了会无理取闹,不免会扰乱了你内心的宁静;这个人的前途未卜,不仅要靠我们的科学和技术,他也跟我们一样,是一个有血有肉、怀有希望和恐惧的人。  ▲行医,是一种以科学为基础的艺术。它是一种专业,而非一种交易;它是一种使命,而非一种行业;从本质来讲,医学是一种使命、一种社会使命,一种人性和情感的表达。  (编辑 郝金刚) 上一篇: 人文论道:医患双方皆为医学实践的道德主体… 下一篇: 医者的抉择 友情链接 : 地址:济南市经五纬七路324号 邮编:250021 网址:www.sph.com.cn 版权所有:山东省立医院 Copyrights © 2022 sph.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电话:0531-87938911 ICP备案:鲁ICP备11002409号 版权声明 隐私声明 联系我们 网站帮助 院长信箱 网站地图 技术支持:

华体会招商 华体会体育官网app 华体会投注有信誉01 华体会体育hth首页
Copyright ©华体会官方有信誉08|华体会官方有信誉08 The Paper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