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体会PAGCOR认证|华体会PAGCOR认证

编辑

ENGLISH 在校学生 教职员工 毕业校友 未来学生 导航 网站首页 校园新闻 苏师要闻 媒体视点 学校概况 学校概况 历史沿革 学校章程 现任领导 地理位置 学院设置 管理机构 直属单位 设施环境 学校标识 师资队伍 教育教学 本科生教育 研究生教育 留学生教育 科学研究 科研项目 科研机构 产学研合作 人才招聘 招生就业 本科生招生 研究生招生 留学生招生 成教招生 本科生就业 研究生就业 招生快讯 合作交流 国际合作 走进师大 校园文化 校园风光 校园导游 电话查询 网络导航 信息公开 【中国教育在线】多所高校停招学硕!读研究生的机会减少了? 来源:宣传部作者:时间:2023-12-18浏览:10设置 A+ A- 夜晚模式   2023年12月16日中国教育在线以“多所高校停招学硕!读研究生的机会减少了?”为题,综合采访华体会体育(中国)科技有限公司官网党委副书记蔡国春等知名教育专家,谈研究生招生政策。报道内容如下:多所高校停招学硕!读研究生的机会减少了?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研究生阶段作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阶段,决定着我国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成败,进而也决定着我们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实现,及高质量发展的实现。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中国教育在线开展“研招系列访谈”,由总编辑陈志文对话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就当前研究生教育热点问题、研究生招生制度改革等话题进行解读和探讨。  此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南京大学、东北林业大学等高校宣布,至2024年起停止招收部分专业的学术型硕士(以下简称“学硕”)研究生。“读研的机会少了”“学硕要退场了”“专硕的春天来了”等话题曾引起广泛关注和热议。真的如此吗?  日前,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陈志文与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兰州文理学院常务副校长王顶明,华体会体育(中国)科技有限公司官网党委副书记、教育学博士、教育科学学院教授蔡国春,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动物医学院教授、全国农业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长郭鑫,围绕专硕招生规模扩张等话题展开深度对话。  主持人:陈志文  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  嘉宾:    王顶明  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兰州文理学院常务副校长    蔡国春  华体会体育(中国)科技有限公司官网党委副书记、教育学博士、教育科学学院教授    郭鑫  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动物医学院教授、全国农业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长   陈志文:我们注意到著名大学陆续停止了一些学硕的招生,是否意味着读研究生机会的减少?为什么要扩张专硕的招生规模,限制学硕的发展?   王顶明:研究生招生这项数据发生变化的主要节点是2008年,实际上经过15年的调整,在研究生招生规模中,专硕占比已经超过60%,这个比重很快会达到3/4左右,专硕招生规模所容纳的体量已经远远超过学硕。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并不是说学硕招生数减少了,读研机会就减少,考研的难度增加,而是研究生招生名额投放到了专硕上,总体考研机会和考取概率并没有减少。为什么投放到专硕上,其实和上一个问题是关联的,就是高校要培养的是应用型、职业型、就业导向的专门人才,所以要增加专硕招生名额,希望借此重点培养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应用能力、职业发展能力。   陈志文:学硕转向博士为主。   王顶明:理想状态下,我们希望大部分学硕成为一个过渡型的学位。也就是说,读学硕的学生,除非读不下去,拿到硕士学位毕业,正常情况下,我们希望他们可以硕博连读。  我们预测的数据显示,未来学硕在研究生招生总量中占比会控制在20%左右,另外80%都将是专硕。也就是说,硕士层次专硕占比会从现在的60%逐步增加到80%左右,这是第一组数据。还有一组数据显示,专博也会增加。目前专博的比重大概只有百分之十几,但是未来会扩大到30%左右,甚至有比较激进的预测是专博学博各占一半。毕竟社会所需要的“从0到1”、进行原创性、基础性研究的博士人才的总量实际是有限的,更多的是希望培养应用型、职业型、就业导向的博士。   陈志文:学硕的减少,其实反映了我们把学术研究或者基础研究更多定位在博士阶段,在硕士阶段则更多强调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所以总量其实并没有减少,反而恰恰是在增长的。比如,大家注意到复旦大学有些专业不招学硕了,但是很多人没注意到他们的博士招生数量是增加的。也就是说,很多生源过去是推免到学硕,而现在直接推免到博士,所以总量并没有减少。   蔡国春:在传统观念上,大家认为研究生就是硕士,尤其是学硕,这就导致有的学生把学硕当作读研的唯一目标,还有很多人认为学硕似乎比专硕要好。因此一些大学,特别是著名大学,在学硕研究生的招生方面看不出增长,甚至是停招了以后,一些媒体在报道时,并不能全面地看待这个问题(造成了社会对这个现象的错误解读)。比如,郭老师所在的中国农业大学,它可以不招学硕,甚至少招学硕,因为这类大学的培养目标是学术型研究生,包括硕士和博士生。早些年,我们的硕士在某种程度上也是终级学位了。后来,学硕逐渐成为过渡性学位。因此,一流的大学和好的大学通常将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与博士培养紧密联系,比如本硕博和直博等博士生培养方式,使得这些学校可以减少学术学位研究生的招生,而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培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上。  然而,对于其他一些学校,由于它们可能没有直博资格或本硕博一体化的考虑,学硕仍然存在。这就涉及到两个方面。  第一,媒体在评论某某大学停招学硕时,需要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考虑其合理性,学校需要培养学术型的拔尖创新人才,我觉得这(减少学硕招生)是无可厚非的。  第二,很多学硕研究生实际上是为了就业而考取研究生,而不是以攻读博士学位为目标,也不是以学术研究为志向。我也做过调查,大约有70%到80%的学硕研究生是为了就业。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学硕的培养数量确实值得讨论。  尽管有些名牌大学或者我国顶尖高校在减少学术型硕士的招生,但从国家招生计划来看,学术型硕士的指标并未减少,反而也在增长。这意味着你仍有机会报考学术型硕士,只是增长率较低。当然,这也会带来另一个问题,虽然考生有机会考学硕,但是名校的学术型硕士可能受到挤压。  总之,国内的一些名校因为要培养学术后备人才,所以它们更倾向于少招学术型硕士,而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直博和本硕博一体化培养。我认为这是可以理解的。因此,无论是媒体还是个人,都不应该过分夸大这种情况。   陈志文:我赞同,这里边实际上存在一些误解。虽然学术型硕士的招生减少了,但实际上博士的招生是增加了的。举个例子,你原本是推免到学术型硕士,但现在实际上是走了直博这条路。我们从2020年开始调整了这个结构,把硕士更多地定义为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所以我们未来只增加专业硕士的招生,不再增加学术型硕士的招生。同时,我们把更多的学术研究转移到博士阶段,尤其是著名的大学,他们把学术型硕士作为一个过渡性的退出体制。这个做法跟美国的做法越来越接近,所以大家有一些误解。就像您刚才说的,实际上并没有减少大家读硕士的机会,只是说著名大学在客观上减少了学术型硕士的招生,但是著名大学的博士招生量是在增长的。   蔡国春:对于专业硕士,根据我这两三年的观察,其认可度正在增加。专业硕士的学生同样可以读博士。比如,我们的教育技术专业,学硕和专硕都在招生,近几年我发现我们招的现代教育技术专硕组的学生生源,可能已经超过了教育技术学学硕组。这可能是一个关键的转变时期,只要我们能挺住,观念很快就会发生改变。这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关键节点。   陈志文:关键是在未来,当我们的硕士中有70%都是专业硕士的时候,大家就不会再那么讲究专硕和学硕的区别了。   蔡国春:是的,如果专业硕士能考博那就没问题。今年我们学校就有一个小学教育的专硕考取南京大学高等教育学博士生。在很多人的竞争比较中,导师很认可我们这个学生。因此,如果专硕学生也有往上的通道,那就没问题了。   陈志文:郭老师,你们学校的学硕有什么调整?硕士和博士之间是怎么进行结构调整的?   郭鑫:这两年,在教育部分配名额时,学硕的增加幅度确实不大,但专硕的增加却很明显,这与我国高层次人才培养的目标密切相关。过去,我们培养研究生主要是为了培养教学科研人才,硕士毕业后他们通常会进入高校或科研院所从事研究工作。但现在,进入高校的教职人员要求已经提高到博士、博士后级别,硕士学历已经不够了。因此,现在的学硕实际上是一个读博士前的适应阶段。那么,与其这样,我们招收直博生是完全可以的。刚才蔡校长也提到,整个结构调整后,博士生的比例在增加,专硕也可以读博士,读学博也没问题。我们现在还有很多专业博士,所以这个上升的立交桥已经搭好了。即使你读了学硕,对应用感兴趣,未来去读专业博士也是可以的。  现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需要越来越多的高层次技术人才。为此,国家建立了工程硕士和博士专项,这些都需要高水平的应用型人才。因此,专业硕士的培养路径是非常好的。专业硕士毕业后,他们能够胜任工作并获得良好的待遇。最初,我们招收专业硕士时,他们的录取分数确实比学术硕士低,社会认可度也不是很高。但这两年情况完全不同了。以我本人所在的学科——兽医学为例,我们有一个临床兽医专业,通过专项制培养,我们培养出的临床兽医专业硕士水平很高,就业情况比学术硕士好很多,而且毕业后的待遇也非常好。  一旦市场导向确定,招生入口也会随之改变。现在,我们的专业硕士招生分数,尤其是临床兽医专业,已经远远高于学术硕士的分数。学生们更倾向于选择专业硕士,这就是导向作用,所以还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   陈志文:我觉得还涉及硕士的培养模式,专硕真正用专硕的培养方案,不能用学硕的培养方案,这是根本。   郭鑫:是的。今年,中国农业大学获得了高等教育(研究生)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唯一特等奖,这个成果形成的“科技小院”人才培养模式,就是针对专业学位的一个非常好的培养模式。它搭建了一个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位一体的平台。培养出的学生受到社会的欢迎,找工作相对容易。两位老师如果有机会,欢迎到我们的“科技小院”去看看,那里培养出来的学生真的不一样。  一到假期,我有时间就会去“科技小院”看看同学们。这些学生长期在一线,与农业、农村、农民打交道,他们的情怀得到了提升。这种情怀不是课本上教出来的,而是放到基层、一线去锻炼后,自然而然产生的“三农”情怀。我常夸这群孩子,他们的眼里有光,心中有爱,落落大方。可能因为在那里锻炼一年,原来“社恐”的孩子都变成了“社牛”,他们发自内心地感到自己做的事情是多么有意义,他们热爱自己的专业。我认为专业学位就应该这样培养。   陈志文:郭老师提到的这一点非常重要。今年两会期间,大家讨论的关于工科理科化的问题,不正是因为我们培养的人才脱离实际,存在很多能力问题吗?瞿振元会长曾多次向我提到你们学校“科技小院”的情况。   郭鑫:目前,我们在全国各地已经建立了1000多个“科技小院”,不仅是中国农业大学,还有许多涉农高校做的都很好。实际上,以后无论是理工科、医科,都可以借鉴科技小院的培养模式。   蔡国春:我补充一个数据。我们学校是全国第一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现有35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6个专业学位类别,总共51个大专业。由于我们学校位于徐州,其吸引力相对较低,也没有211的牌子,去年报考我们学校的人数中,第一志愿有17000人,其中将近10000人是报考教育硕士的。也就是说,我们一个专业类别的报考人数已经超过了其他50个一级学科和专硕类别的总规模。教育硕士现在非常热门,许多学生表示,他们之前想考学硕,竞争中学老师岗位,但现在他们选择报考教育硕士。  我觉得,首先全国专业学位的研究生可以统考。比如说教育硕士统考,毫无问题。而且目前专硕越来越多,现在一共有67个专业学位类别,其中在硕士层次的专硕完全可以先统考,然后在复试阶段增加一些专业岗位适应性的测试和其他相关要求的测试。至少可以在初试阶段,先推进全国硕士专业学位的统考。   郭鑫:特别同意。报道网址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3xqfxp2qDqzIwx9DAIRSHw  华体会体育(中国)科技有限公司官网版权所有 © 1998-2015 传真:0516-83403320 电子邮件:[email protected] 泉山校区:江苏省徐州市铜山新区上海路101号 邮政编码:221116   官方微信 官方微哨 新浪官微 苏ICP备05007135号 苏公网安备 32031202000330号 返回原图 / 365正规平台·(中国)官网 | 游戏押注平台(中国)有限公司官网 | 华体会体育·(中国)官方网站 | 博亚体育app下载官网 - 手机版安装 | 开云kaiyun(中国)官方网站 | 江南体育平台(中国)科技有限公司 | 新利体育全站(中国)有限公司 | kaiyun开云· 网页版(中国)官方网站 | koko体育官方网站(中国)有限公司 |

华体会网赞助AC米兰03 华体会提款秒到账05 华体会体育网战略伙伴国米 华体会体育彩票app是不是真的
Copyright ©华体会PAGCOR认证|华体会PAGCOR认证 The Paper All rights reserved.